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冯留建教授讲座精彩回顾

2023年5月10日下午,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冯留建教授来到UIC,在大学会堂为同学们带来形势与政策大讲堂第七十一讲——“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讲座由北师港浸大通识教育学院副院长伍鸿宇教授主持,吸引近百位同学到场聆听。

冯教授在讲座开始前对“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进行了介绍,他与同学们一起回顾了2021年9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在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人才是自主创新的关键,顶尖人才具有不可替代性。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也提到,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并提出“人才是第一资源”。现代化的壮举,必须要依靠胸怀现代化建设伟大理想、具有现代化先进思想观念和现代化素质与能力的人才来实现。随后,冯教授以“人才及其分类”、“中央人才工作的顶层设计”、“新时代习近平的人才观”、“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四个方面展开演讲。

冯教授讲解 “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

在“人才及其分类”部分,冯教授对“人才”的概念进行了梳理,他援引2010年发布的《人才规划纲要》,解释到“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回顾我国发展的历史,冯教授说,为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人才的概念也不断更新和突破,强调人才的专业性、创造性和价值性。冯教授解释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人才分类: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强调衡量人才的标准在于胸怀、品德、才能、意志等关键要素。他还特别提到了党政人才的十大商数即德商、智商、情商、逆商、胆商、财商、心商、志商、灵商和健商。冯教授在讲授时旁征博引,列举了古今中外的诸多名人事迹,向同学们解释这些商数的具体内涵。

在“中央人才工作的顶层设计”部分,冯教授分享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2010)和《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2016)两个文件,这是中央人才工作的顶层设计。冯教授以时间为线索,从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央确立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国策,到2022年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以此归纳了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主要战略目标、治理模式、基本特点和发展历程。在讲解《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时,冯教授分别从三大战略的相互促进、三大规划相互衔接、两个纲要相互配套以及人才发展的四大战略目标、人才工作的八大总体部署、纲要对创新人才工作机制提出着力健全五大机制和核心思想展开,并以“人才优先”是灵魂、“以用为本”是核心、“创新机制”是关键作总结。在讲解《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2016)时,冯教授着重介绍了人才机制方面的六大改革任务和科学的人才观,由此得出三点启示:其一是人才是第一资源,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其二是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核心是激发人才队伍活力;其三是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关键在于加强制度保障。

在“新时代习近平的人才观”部分,冯教授首先介绍了“新时代人才选拔的三大标准”即忠诚、干净和担当。冯教授说:“对党政人才而言,忠诚是为政之魂,是前提;干净是立身之本,是底线;担当是成事之要,是关键。”他给同学们分享了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岳麓书院考察,了解人才培养、文化传承等情况的视频,还引用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上的讲话,阐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强调党政人才应该“提高道德修养、用好手中权力、严守党纪国法”。在“担当时代大任”的标准中,冯教授列举多位历史人物的英勇事迹激励在场同学们争做时代有为青年,担负时代使命。其次,冯教授讲解了“新时代人才选拔的四大体系”,分别是“以辩证思维树立识人选人新标准,推进人才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开放思维探索引人聚人新路径,打造人才竞争国际比较优势”;“以系统思维营造用人留人新环境,充分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以科学思维把握育人治人新规律,不断提高人才工作科学化水平”。再次,冯教授阐明了新时代人才选拔的五大理念。冯教授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强国战略’‘人才引领驱动’等关于人才的重要论述,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体现了人才强国建设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中的重要战略地位,是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行动指南。我们要按照党的二十大部署,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推进,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

冯教授讲解旁征博引,深入浅出

在“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部分,冯教授先给同学们呈现了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的总体框架,包括理论层、目标层、任务层和策略层的含义;接着冯教授针对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理论体系展开具体叙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人才强国战略提出了包括: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四个面向”、全方位培养用好人才、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环境和弘扬科学家精神等内容。冯教授指出,这八条内容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认识论。共同构成了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理论体系的“四梁八柱”,为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提供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基础和科学规律。在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时,冯教授分别从坚持党管人才是根本保证;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是战略目标;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是重要保障;坚持高端引领、着力打造科技创新主力军是重中之重和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是重点任务五个部分深入。结合我校联合办学的新模式,冯教授特别谈到了北京和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发展定位和基本情况,他指出北京集聚了90多所高校、1000多家科研院所、128家国家重点实验室和近3万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A类“双一流大学”占全国总数超过22%。而同学们身处的粤港澳大湾区则拥有150余所高校。其中,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澳门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均属于高水平大学。大湾区的开放程度高、经济动力强,吸引了海内外的优秀人才汇聚于此创新创业。由此可见,北京、粤港澳大湾区等地人才济济,产学研用一体化深度融合,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基础稳实、资源丰富、优势明显,已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以及战略人才力量的集中承载地。针对近年来的“归国潮”和“留学热”,冯教授指出海外留学人才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他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人才理念开始从“国内13亿人口培养和选拔”向“世界70亿人口选拔和培养”转变。从中央到地方也相继出台一系列海外人才政策措施。随着更加开放的国际人才政策的加快推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将逐步确立并得到发挥,中国将以更加丰富的人才和创新引领新的全球化进程。

在讲座的最后,冯教授总结说:“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突显。‘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

现场学生认真听课

讲座结束后,UIC学生继续向冯教授请教


文:中国语言文化中心 孙思琪

图:中国语言文化中心 白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