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8日下午,“形势与政策”系列讲座第七十九讲于大学会堂准时开讲。本次讲座由珠海市二级巡视员、市社科联原主席蔡新华先生主讲,题目为《珠海历史概述与文化内涵建设的思考》。UIC通识教育学院副院长伍鸿宇教授主持了本次讲座。
伍鸿宇教授主持讲座
讲座伊始,蔡新华先生勉励UIC的同学们来到珠海求学,应该深入了解珠海的历史根脉和文化内涵。 珠海因海而名,向海而兴,山海相依,陆岛相望,拥有独特的自然禀赋,而改革开放、创办特区,使珠海在四十多年的开发建设中,从一个默默无闻、贫穷落后的边陲小县,成为初具“美丽、浪漫”特征的现代化花园式海滨新城。
在讲座的第一部分,蔡新华先生介绍了珠海的前世今生以及历史文化。新石器晚期的淇澳岛沙丘遗址及出土文物,高栏岛宝镜湾摩崖石刻岩画,表明早在一万三年前年到四千年前,在珠海这片土地上就有先人靠海为生、繁衍生息的生命遗迹。南宋末年,在今天的横琴十字门和平沙崖门海域,宋元水军进行了两次殊死决战,最终,宋丞相陆秀夫背幼帝昺蹈海自尽,宋军全军覆没,南宋从此灭亡,是珠海历史上值得书写的一笔。十六世纪中叶,葡萄牙人在向东方海上殖民扩张的进程中,发现了澳门这样一个天然的避风良港和补给中转地,并逐步将其侵占、蚕食。澳门遂成为其远东的重要据点,而与澳门毗邻的香山地区成为葡人窥视、觊觎中国市场的桥头堡。
蔡新华先生介绍珠海的历史文化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了国门,珠海涌现了一大批“睁开眼看世界”的仁人志士,走出国门,寻求救亡图存的道路。莫仕扬、陈芳、容闳、唐廷枢、唐绍仪、唐国安、唐涤生……他们在经济、政治、教育、文化等领域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这些在中国近现代史上闪耀的群星,成为了香山地区人杰地灵的标志性人物。而在大革命时期,从这里更走出了“红色三杰”:我党优秀工人运动领袖苏兆征、林伟民和杰出马克思主义传播者杨匏安。1953年,珠海县建立,1979年,珠海撤县,建立省辖珠海市。198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设立深圳、珠海等四个经济特区,珠海因此应中国的改革开放之鸿运而生,与之进程相伴而行。
讲座现场
珠海是珠三角海域面积最大、岛屿最多、海岸线最长的城市,素有“百岛之城”的美称,早在十多年前,珠海就打出了“浪漫珠海”的城市品牌,并为此注入了一系列与之匹配的文化内涵,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又明确提出了建设“文化强市”和“美丽珠海”的目标,那么在当下,又应该如何深化“浪漫珠海,美丽珠海”的人文内涵建设呢?在讲座的第二部分,蔡新华先生与同学们分享了他的九条建议:一、建设“永不落幕的珠海航展”;二、建设“博物馆之城”;三、建设“东方戛纳(威尼斯)”影城;四、建设“赛车之城”;五、建设“海洋文化之城”;六、建设“爱情(婚庆)之城”;七、建设“美丽之城”;八、建设“先锋(前卫)艺术之城”;九、建设“诗歌之城”。
蔡新华先生还带来两本自己的著作赠予UIC的师生,并在讲座结束后为同学们在书上签名留念,现场排起了长龙,气氛热烈。
讲座结束后,蔡新华先生为同学们签名赠书
文:通识教育学院 郭巧瑜
图:通识教育学院 白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