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珍教授“形势与政策讲座”回顾:人工智能的创新发展与伦理反思

2024年5月15日星期三下午,我们有幸邀请到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珍教授为我们带来第九十九次形势与政策讲座。李珍教授主攻自然辩证法、科学技术哲学,还有分析传统下的心灵哲学,而今天讲座她与我们分享的主题为“新质生产力理论视域下人工智能的创新发展与伦理反思”。本次讲座由北师港浸大教务长李建会教授主持。

李建会教授主持讲座

李教授从新质生产力开篇,全面介绍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新质生产力的相关论述和部署。她以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为例论述了发展生产力对建设现代化强国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并由此引出了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重要内容的人工智能的话题。

李珍教授演讲中

关于人工智能,李教授先简短回顾了其发展历程、不同类型以及国际国内的相关运用。她指出,“人工智能+”不仅有助于赋能我国新质生产力,还帮助我国在国际人工智能发展竞争中名列前茅,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取得一定优势。但与此同时,李教授也提醒说,人工智能作为尚未成熟的新兴科技,存在不少的伦理隐患,例如在隐私和安全方面,有“AI换脸”带来的诈骗及侵权风险、大数据推送带来的信息茧房,以及假新闻、假舆论等问题。而在更深的层面,则有人工智能是否能作为道德主体和受体的争议,以及潜在的偏见和歧视问题等。李教授由此论述,我们在享受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要注意反思其带来的伦理方面的挑战。

同学们听演讲

在场师生对李教授的演讲深感兴趣,在讲座结束的时候对李教授报以热烈的掌声。


文:通识教育学院 朱明昊

图:通识教育学院 白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