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加快建成科技强国——刘立教授讲座回顾

2024年11月6日下午,北师港浸大“形势与政策”大讲堂迎来第一百一十讲,师生齐聚大学会堂,共同聆听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刘立教授带来的题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加快建成科技强国》的演讲。讲座由校教务长李建会教授主持。


李建会教授主持讲座


刘教授首先从中国共产党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讲起,重点围绕“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进行了说明。而后,分别从“当代科技创新的发展态势和特征”“世界科技强国的形成及中国正反方面的经验”“改革开放以来及新时代十年来中国科技发展”“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的历程、问题及启示”和“习近平科技创新重要论述及其指导意义”五个部分展开讲解。

刘教授讲到,科技创新广义上可拓展为科学创新,技术创新(含战略高技术创新、民生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含高端产业创新),医疗健康领域创新以及国防科技创新。可见,科技创新包含面广,对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至关重要。

当代科技创新呈现广度显著加大、深度显著加深、速度显著加快和精度显著加强的特点。新时代以来,我国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在载人航天、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卫星导航、量子信息及新能源技术等方面,都取得重大成功,我国已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进一步的深化改革中,我们要向创新型国家前列迈进。

刘立教授演讲中


刘教授进一步谈到,对国家科技体制进行分析,可以从宏观(管理协调问题)、中观(国家科技计划体系和经费分配问题)和微观(科技评价和激励机制问题)三个层面进行认识。更深刻进行科技体制改革,必须要以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中国化为指导。刘立教授结合他的研究,介绍了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的十个重要论断。总书记创造性地凝练和提出的新质生产力理论,可以用来指导新的科技创新与发展实践。


到2050年,我们要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为实现这一目标,要认识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同时,努力争取外援,推进国际科技合作。

刘立教授演讲中


讲座最后,刘立教授寄语同学们要培养创新精神,关注时代发展,把个人成长和社会需要相结合。刘教授用抑扬顿挫、情感充沛的讲述,向在场师生阐释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把我国加快建成科技强国的迫切性。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科技方面如何创新,引发了大家的思考。

师生交流



来源:通识教育学院中国语言文化中心

文| 张孟雅

图| 杨   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