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教学经验交流,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新学期伊始,中国语言文化中心组织举办了两场教学沙龙活动。2025年9月19日上午,首场活动---思政课教学沙龙在T1-108会议室举行,七名思政课教师围绕学情分析、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等进行了分享。

思政课教学沙龙现场
梁黎丽老师首先做了分享。她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为例,详细介绍了自己为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所采取的“四环联动”教学模式。接着,张孟雅和李洁玲两位老师分别结合参加广东省2025年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决赛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任教师培训班的感受和体会,分享了对思政课教学的思考。
![]() | ![]() | ![]() |
随后,郭巧瑜老师分享了在思政课教学中所采用的问卷调查方法,这一方法非常有助于了解学生的实际状况。王琴老师分享了随堂小测思考题的设计方法,以及将地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做法,并就如何提高学生对思政课的重视程度提出了建议。刘春华老师则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材的第五章为例,详细介绍了教学思路和设计。最后杨勇老师分享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做法和体会。七位老师分享后,与会的老师进行了讨论和交流。整个活动持续近两个半小时
|
|
![]() | ![]() |
9月26日上午,“大学国文”教学沙龙在T2-202会议室举行,五位老师围绕课程性质和定位、教学方法创新、文学作品分析等进行了分享,十余位老师参与讨论和交流。

“大学国文”教学沙龙现场
王琴老师结合自己参加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第十九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的经历首先做了分享。她介绍了全国高校“大学语文”课程开设情况的调查数据,以及当下课程面临的问题,重点阐述了对于课程性质和定位的看法。董铁柱老师以程颢的《秋日偶成》为例,分享了其独特的教学方式----“兴”。他强调快乐是教学的底色。
![]() | ![]() |
随后,龚元之老师从历史专业视角切入,分享了自己重视介绍作者的时代背景以及将社会新闻融入课堂教学的做法。杨志翔老师探讨了“大学国文”的课程性质,并分享了教育学中的“隐形课程”概念和跨学科融合的教学方法。刘勇老师则以《西游记》《孔乙己》《变形记》等作品为例,分享了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文学理论分析文学作品。
![]() | ![]() | ![]() |
两次教学沙龙活动气氛热烈,内容充实,集中展示了中心老师在教学上的探索和创新。与会老师纷纷表示,通过分享和交流受益匪浅,进一步增强了讲好思政课、上好国文课的信心和能力。
来源 | 通识教育学院中国语言文化中心
文字 | 吴佳妹、李紫敏
图片| 王丹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