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的珠海,秋阳和煦,天朗气清。坐落在唐家湾会同古镇的“小镇大学”北师港浸大(UIC)高朋满座,在T2-102演讲厅里,UIC国情国学杰出客座教授聘任仪式正在进行。
著名化学家、教育家;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大学未来教育管理研究中心首创主任;重庆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大学原校长——林建华教授,正式接过了北师港浸大校长汤涛院士的聘书,成为UIC 首位国情国学杰出客座教授。林建华教授的夫人赵虹女士,北师港浸大学术副校长陈致教授,党委书记、副校长张聪教授,教务长李建会教授,工商管理学部院长左龙佩兰教授,文化与创意学部署理院长蒋崴博士,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副院长赵晓斌教授等众多校内领导和师生共同见证了这一激动时刻。
汤涛校长为林建华教授颁发北师港浸大国情国学杰出客座教授聘书
汤涛校长发表致辞,他十分感谢林教授慷慨接受北师港浸大的邀请来到UIC。林教授是中国恢复高考后进入北大的第一批本科生和研究生,后在北大任教,历任三所大学校长,对中国的高等教育有着全方位的体会和改革理念,并在实际行动中做出了许多贡献。林教授和中国高等教育界众多优秀的人才一起,传承着北大自蔡元培先生起秉持的优良教育传统,而北师港浸大的师生们也将直接受益于和林教授的交流。汤校长欢迎林教授常来珠海,再次感谢他对UIC国情国学教育的支持。
汤涛校长致欢迎辞,感谢林建华教授对北师港浸大国情国学教育的支持
自1977年恢复高考到现在,中国的高等教育走过了40余年。都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若将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比作人的一生,现在刚好是“不惑”的阶段。在聘任仪式结束后,林建华教授为在场师生带来的《四十而不惑——面向未来的教育改革》的主题演讲,就非常应景了。
林建华教授带来《四十而不惑——面向未来的教育改革》主题演讲
《论语·子罕》有云:“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林教授演讲的内容也刚好从这三个方面阐发。
从1978年到2017年,中国的普通高等学校的数量和高等教育学生的规模有了飞跃的提升,毛入学率从一开始的3%到如今的近50%,中国拥有了世界上最大的高等教育。满足了公众上大学的要求,也为国家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除此之外,中国大学的学术影响力也在大步提高,在世界上的大学排名逐年提升。成就的取得得益于国家对教育和科学技术的投入,也因为开放的国际环境,高等教育发展走得稳妥。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改革与发展并存。2015年,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学术体系、管理构架和人事制度五大资源配置改革使中国的高等教育进入新的阶段。其中,大学制定的战略和发展要求是要把“人”放在第一位的。大学要聚集优秀的学者和学生,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发掘人的潜力,使其创造力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知晓了这一点,在平衡各方利益诉求的基础上,学校要在教师做好个人学术发展的同时,引导其做好教学,坚定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核心使命。
改革的另一导向是要让学者主导学术的管理。林教授认为,学者参与学校管理是办好大学的关键,他举北大教师人事改革为例,从1988年实施岗位津贴制度到2005年设立Tenure Track(终身教职)再到现在新老体制并轨,北大建立了富有竞争力的教师人事制度。以“近者悦、远者来”的基本思路引入新鲜血液,改善现有教师的工作条件和待遇。引进顶尖人才,一批批世界著名大学教授如谢晓亮、田刚、邓兴旺、饶毅、张东晓、杜维明等前去北大任教。
人才引进和培养的同时,大学改革仍需要进行学科布局调整。要根据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学校定位与发展目标决定学科方向的战略选择。学科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队伍建设为核心、交叉学科为重点、体制创新为动力。在学校的管理理念方面,要做到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也要认识到学科的布局可以定义一所大学。
林教授的演讲内容丰富,风格亲切
对过往的四十年发展有清楚的认知是谓不惑,对人才的重视、普遍人格之实现可以称得上不忧,进而有能力和信心不惧未来多方面的挑战。
现如今,知识传承传播与创造的途径已发生较大变化,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虚拟世界出现,科学技术居主导地位,这些都是新环境下大学遇到的挑战。对此,林教授认为可以从“常识”“见识”“知识”和“胆识”四个方面培养新的教育理念。他肯定了UIC实行的博雅教育,以北大“元培计划”为例来强调通识教育应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也要有“知行合一”的实践和“走出去”的胆量。大学应找到自身特点,打破学科、学习和学校的边界,释放学生的内在潜力,是林教授给出的面对未来挑战的建议。中国的“双一流计划”(建设规划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正是不惧未来教育挑战的宣言。
林教授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的看法得到了在场师生的呼应,同学们也积极与林教授互动。有同学就自己在北大参加项目的经历请林教授谈谈对学术责任心的培养,也有同学有感于社会惯性思维的偏见进而表达了对教育改革的担忧,林教授一一作答,现场气氛十分活跃。
演讲现场座无虚席
在演讲的最后,林教授强调我们应该坚决反对一切孤立、极端与浮躁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大学要高高撑起理性的灯塔。这殷切的寄语,正与UIC国情国学教育的初衷和理念不谋而合。时代洪流中,大学教育任重道远,惟有知、有仁、有勇者可让科学与人文继续照亮人类的未来。
嘉宾合影留念
文:中国语言文化中心 张孟雅
图:中国语言文化中心 杨 勇
新闻公关处 温铭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