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人教育(WPE)是学期制形式的课程,分为两大类,分别是以“健康生活方式”为主题的体育课程,以及以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多元价值观为目标的体验式学习课程。
2020级及以前的学生需修读的全人教育课程:
类别 | 年级 | 课程 | 学分 | 备注 |
体验式学习课程 | 1 | 体验拓展 | 1 | 必修 |
情绪智能 | 1 | 必修 | ||
2 | 艺术体验 | 1 | 二选一 | |
体育文化 | 1 | |||
义工服务 | 1 | 二选一 | ||
环境意识 | 1 | |||
3-4 | 逆境管理* | 1 | 选修 | |
体育 | 1 | 选择两门此类课 | 2 | 必修 |
* 仅限于已修完所有全人教育必修课的学生
2021级及以后的学生需修读的全人教育课程:
类别 | 年级 | 课程 | 学分 | 备注 |
体验式学习课程 | 1 | 情绪智能 | 1 | 必修 |
2 | 艺术体验 | 1 | 必修 | |
义工服务 | 1 | 二选一 | ||
环境意识 | 1 | |||
健康生活方式课程 | 1-2 | 选择三门此类课 | 3 | 必修 |
情绪智能
情绪智能的课程设置包括体验式学习的工作坊、身心技能训练、小组项目和课后实践等。这些课程结合西方科学心理学、中国传统智慧和身心学理念,引导学生加深对情绪和身心状态的觉察、管理。重点培养学生的习惯、心态、价值观、同理心、正念、抗逆力和幸福感。帮助学生提升自我觉察、自我管理、自我激励、了解他人、人际管理和利他助人的能力,树立追求身心和谐、健康幸福、实现个人潜能最大化的人生信念。
艺术体验
艺术体验模块每学期将美术绘画、陶艺、古法造纸、植物染、插画、漆艺、木艺、雅乐、古琴、舞蹈、影视、创意思维、艺术鉴赏等十多门不同的艺术课程纳入教学内容,授课形式以体验式教学为主要目标,通过体验建立审美经验,培养学生对审美对象的感知,建立审美技能的培养,以艺术的象征形式的表现激活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判断,不断固化与创造美,“课程”之外围绕美育开展艺术作品展和音乐表演等活动,让学生体会并训练开放的问题解决思维。
义工服务模块旨在激励学生,使他们成长为积极主动、善于思考、负责任的公民。通过现场情景,在场体验,参与实践服务,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多元视角,并鼓励学生加入义工行列。在整个课程中,学生有机会在学校、社区、社会组织甚至国际机构等不同的环境中服务,获得在地经验和全球视野。
我们针对不同的服务领域提供丰富的课程方向选择,包括
- 社区服务: 为改善当地社区生活和环境做出贡献。
- 残障服务: 为有特殊需要的个人提供支持和宣传。
- 开放项目: 探索创新和灵活的服务机会。
- 长者服务:关爱长者群体,为长者赋能,提升长者群体生活质量。
课程每个主题方向的设计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有意义的服务体验,还促成了他们对社会责任和公民参与的积极选择。
环境意识
环境意识课程致力于通过体验式教学活动,增强学生对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议题的理解。课程通过参与研究和实践项目,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并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以服务社会。通过校园生态调研、校外环境考察以及多样化的互动活动,学生们不仅加深了对生态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而且学会了并开始实践可持续的生活方式。这些活动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环保,为校园和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课程内容涵盖环境调查、环境监测、自然观察、海洋保护以及野生动植物与人类等多个方向。
健康生活
健康生活课程面向所有北师港浸大学生,旨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增进健康、培养终身锻炼的习惯。授课老师除了在课程中带领学生学习各项运动的基本技能,还鼓励大家在课程外将运动与生活融为一体,达到健身、娱乐、养生的效果。在此课程中,同学们可选择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和网球等球类运动,飞盘、皮划艇和户外领导力等户外运动,也可选择橄榄球、高尔夫、中华射道、舞龙舞狮等中外传统运动。此外,健身气功、普拉提、伸柔操等室内运动亦面向学生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