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语言文化中心开展暑期国情国学教育调研

2016年6月18日,中国语言文化中心国情国学教育调研团前往南昌,开展了为期三天的庐山历史文化调研活动。调研团成员先后赴胡耀邦陵园、陶渊明纪念馆、庐山、白鹿洞书院,通过实地考察、座谈等方式集思广益,探讨如何以名山大川为载体,将课堂延伸到实地,激发UIC学子学习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兴趣。

瞻仰胡耀邦陵园

18日下午,调研团赴位于共青团城的胡耀邦陵园凭吊。在庄重肃穆的陵园内,导游详细介绍了胡耀邦同志与共青团城的历史渊源,以及他平反冤假错案、打开改革开放局面等重要事迹,使我们切实感受到他为国家建设做出的重大贡献。

探访陶渊明纪念馆

随后我们前往建于九江市沙河街东北隅的陶渊明纪念馆。纪念馆主要由陶靖节祠、陶公墓、陶渊明生平事略陈列馆构成,庭院内草色青青,塑像、匾额、楹联、石刻等随处可见,还收藏和展出与陶渊明相关的图表、照片、家谱、历代陶学专著等珍贵资料。陶公墓四周层林迭翠,环境清幽,但年代久远,已不可考。尽管如此,置身纪念馆内,重吟陶公诗,遥想诗人当年情境,亦感觉离诗人更近了些,也更能感受到历史文化的传承。

冒雨参观庐山会议旧址

19日,调研团登临庐山一睹真容。沿途探访了白居易创作《大林寺桃花》的“花径”,毛泽东主席赋诗称赞的仙人洞、风光无限的险峰,芦林一号别墅,全国爱国教育示范地庐山会议旧址,气魄雄伟、姿态秀丽的三叠泉瀑布等地。

阅览展馆资料

其中,最让我们印象深刻的莫过于庐山人文历史展馆。司马迁、王羲之、李白、周敦颐、苏轼、唐寅、徐霞客等名人先后登临庐山,留下各式各样的文化瑰宝,道教、佛教也曾在此争鸣。亲临此地,更觉古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求学志气,也赞叹庐山人文圣山的美誉名副其实。

白鹿洞书院

20日,我们前往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的白鹿洞书院。南宋理学大师朱熹任南康知军时,亲身执教并全面兴复白鹿洞书院。书院内庭院错落有致,碑文楹联劝诫后人牢记为学之道、胸怀天下。

正学之门合影

在调研间隙,还举行了中心的策略发展会议。同事们就教学、研究和文化活动等事宜展开深入讨论,为中心的未来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文/图:刘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