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珠海---记2014级外籍学生的文化初体验

“I have really enjoyed my stay here in Zhuhai so far; people are nice, the weather is beautiful and the food is great! The first field trip we took to Raccoon Island was refreshing. I loved the view of Zhuhai from the peak of the hill we hiked. Needless to say, I'm excited for future adventures around this city! ”

-----Carlisa Hardy(Teaching Assistant,Applied Translation Studies, DHSS Division)

从山顶眺望,我们看到了珠海美丽的面容

珠海,位于广东省珠江口的西南部,区位优越,东与香港隔海相望,南与澳门相连,是珠三角中海洋面积最大、岛屿最多、海岸线最长的城市,素有“百岛之市”之美称。在这个滨海的城市中,几所高等学府分布其中,为城市营造了浓厚的人文气息。联合国际学院(UIC)的出现,以其国际化的视野、博雅教育的理念,更为这个城市添加了国际化的色彩。大家都知道UIC的外籍教师所占比例相当高,其实常常没发现,每年UIC还会迎来一批外籍的实习生、交换学生和国际学生,他们就生活学习在我们周围,正在了解这个不熟悉的城市,适应着陌生的语言环境。

今年的外籍实习生和学生什么时候来?他们叫什么名字?怎样安排汉语的教学?安排哪些讲座和文化活动?每年学期开始之前,中国语言文化中心(CLC)对外汉语及文化课程的老师都在紧张筹备着,希望帮助外籍学生尽快学会最基本的汉语,融入UIC这个充满活力的校园,走进这个温暖的南方城市,了解中国文化的丰富与多彩。学生们学习的第一句话就是——“你好!”这是打开中国社会这扇门的密码,也是认识中国朋友的起点。

中国语言文化的课程也由此展开。在几节汉语课之后的一个初秋下午,中国语言文化中心组织了第一次文化活动,活动的主题是“你好,珠海”。美国、法国、挪威等各国的Interns和国际生和带队老师一行三十人,对珠海的了解,就从珠海渔女开始。珠海渔女雕像是珠海城市的象征。建成于1982年,是中国著名雕塑家潘鹤的杰作。渔女形象源自于珠海一个美丽的爱情传说。其塑像姿态优雅,手擎明珠,向人类奉献珍宝,向世界传递着光明。尽管烈日当空,大家还是饶有兴趣地留下了和渔女的“合影”。 有的学着中式的常见姿态,有的表现着美式的个性张扬,他们带来的欢声笑语也感染着旁边的游客。在不同文化的碰撞中,大家也许会对彼此的文化多几分的直观认识吧?在下面的照片中,你看到被调侃的“剪刀手爱德华”了吗?

活动的第二站是野狸岛。这是离珠海市区最近的海岛,西距大陆仅400米,岛上有一座山,有数十米高,称为野狸山,山脚不远就是大海。在这座不大却很亲切的岛上,有孩子在快乐地放着风筝,有游玩的市民环岛健步行走,有商贩敲着清脆的叮当叫卖着麦芽糖,有手工艺人专心地编织着手工作品。野狸岛既是珠海市民十分喜爱的一处休闲胜地,也是外地游客不可错过的一处风景,全国首座海岛歌剧院将在此建立起来。我们兵分两路,行山,环岛,出发!

虽然外籍学生的汉语学习才刚刚开始,但课程的老师希望汉语的学习不仅局限于课堂之内,更延伸于课堂之外;“随机施教”是我们的教学方式,而“学以致用”则是对汉语学习者的要求。在课堂上,外籍学生刚刚学习了中国的十二生肖的表达;在课堂外,我们让汉语的学习立体起来,请他们用身体语言表现出十二种动物。在拍照中,大家对“十二生肖”的认识更加鲜活与生动。下面的图片是外籍学生表现的“十二生肖”,你猜出来是哪种动物了吗?

在傍晚时分,我们来到了活动的第三站---本地的农庄,初步感受本地及中国的饮食文化。晚餐中向大家介绍了粤菜、川菜、浙菜的各自特点。学菜名、报菜名,在美食的品味中,“吊烧鸡”、“麻婆豆腐”、“东坡肉”,桌上的菜名大家也大多能说了出来。

在面向外籍学生的汉语课程之外,本学期中国语言文化项目还面向全校外籍教师开设了《汉语快车》、《旅游汉语》、《中高级汉语视听说》等课程,适合零基础的初学者及中高级不同汉语水平的外教来修读,此外,还安排了中国文化和社会的系列讲座和两次文化参观。我们希望轻松有趣、内容鲜活实用的课程可以为外籍师生们的工作、学习与生活带来便利,促进UIC多元文化的交流和理解。

当外籍学生对珠海说你好的时候,让我们也微笑地欢迎他们吧。UIC的对外汉语文化项目向外籍师生致以特别的欢迎,欢迎你们加入汉语和中国文化课程,让汉语成为你们生活的一部分,架起你们理解中国的一座桥梁!

来源:中国语言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