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在没有办法的时候才会开始想办法,这也是生活带来的最好的一课。” 5月21日,台湾乡土文学作家黄春明先生应邀来到UIC,以《生活就是教育》为题,结合其自身的人生经验给同学们带来一场精彩的演讲。
黄春明先生分享人生经历
已是耄耋之年的黄春明先生是台湾著名的乡土文学作家,他擅长描写小人物的故事,其小说也曾多次被改编为电影。
黄春明先生与我校吴清辉校长是多年故交,五年前曾来作为香港浸会大学驻校作家来到UIC与学子进行交流。演讲开始前,吴校长对黄春明先生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指出黄春明先生的作品是“由生活来培养”、“有血有肉”的,是“属于人民的文学家”。
黄春明先生以自身经历告诉同学们生活中处处都是学问
演讲中,黄春明先生说:“在座的人中我有两个最:年龄最大,学历最低。”正是他曲折的求学之路这段特殊的经历,使他对人生有着特殊的看法,才有了今天他在文坛上的造诣。
黄春明先生由于种种原因先后被罗东中学、头城中学退学,而后曾到台北当过1年的电器行学徒,后来凭自学考上台北师范学校,后转学至台南师范学校,最后终于在屏东师范学校勉强完成学业。“一个人在没有办法的时候才会开始想办法,这也是生活带来的最好的一课。”多次遭遇退学使他在生活中学到了很多在学校学不到的东西。
黄春明先生还分享了他生活中的其他故事,从学生时代到工作再到功成名就,无时无刻,生活都是他最大的课堂。他通过一些生动有趣的例子和他亲身的经验告诉同学们“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人生中真正要学的东西绝不仅仅只是学校教科书里的知识,生活处处都是学问。他指出“学校的教育在礼堂,而生活的教育在天地间。”
同学积极提问
最后,本校的老师和同学都积极抓住此次难得的机会,对黄春明先生提出自己对生活的看法和疑问,他一一给出答案和建议。演讲之后,同学们均表示受益匪浅,引发了他们对现代教育的思考。
此次讲座为国情国学系列讲座之一。
黄春明先生出生于台湾宜兰县罗东镇,曾担任中国广播公司宜兰台节目主持人、电影编剧、儿童剧场创办人及编剧、电视节目主持人等。于1962年步入文坛,其《儿子的大玩偶》、《看海的日子》、《两个油漆匠》等小说创作,代表了台湾乡土文学的最高成就。
文:石峭(四维传播社 大一国际新闻)
图:钟志豪(四维传播社 大一国际新闻)
编辑:余媛滢
(来源:新闻公关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