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情国学教育杰出学者:两岸关系千千结该如何解

20131010日,台湾中国统一联盟主席王津平先生专程来到UIC, 从海外看台湾,我们如何爱台湾;从台湾望祖国,台湾同胞如何爱祖国; 戒严解严/校园内外,两岸中国人半世纪的纠葛; 过去、现在、未来——千千结该如何解为题给UIC学子带来一场精彩的国情国学杰出学者讲座。

  
吴校长致欢迎辞

吴清辉校长全程出席了本次讲座并致欢迎词。他说,UIC自创办以来,一直致力于将中国当下国情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努力探索国情国学教育的新路子。在探索中,我们认识到,教育的实效与质量,取决于高水平的师资和自由、开放的环境。有鉴于此,我们推出了国情国学教育杰出学者系列讲座,邀请富有学术创见的专家学者、富有丰富社会经验和文化素养的杰出人士来校讲学和交流。

吴校长指出,王先生今天要讲的话题是两岸关系。这个问题是海峡两岸中国人都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而作为肩负着国家未来的青年大学生,对此更应该关注。目前两岸关系的整体态势是好的,但仍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例如,台湾岛内政治生态的真实情况如何?两岸民众的实际想法是怎样的?两岸之间如何才能加深了解,消除误解,达到和解?两岸关系的未来走向和前景将会怎样等等。相信王先生的演讲一定能带给大家很多的思考和启发。

吴校长向王津平先生致送纪念品

讲座现场座无虚席  许多同学席地而坐

作为在台湾大张两岸和平统一旗帜的主事人,王津平先生没少受到台独势力的干扰。王先生演讲即从他如何以道义为担当,以国族情怀为己任,勇敢直面台独势力挑战开始。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台独势力非常嚣张,在台湾宣传统一思想,其间自然重重险阻和困难,但王先生谈起来云淡风轻,丝毫不以为意。他对那些在现场干扰他宣传祖国统一思想的人,甚至打他头破血流的人也并不记恨。因为他清楚,这些人心地并不坏,但多是受蛊惑而站出来的。在他的锲而不舍的对话下,后来当中很多人都成统一思想的支持者。王先生由此延伸到自己少时的家庭生活以及在海外的留学经历和返台后教书生涯以及最终选择以宣传两岸和平统一为己任的心路历程。

王津平先生在演讲中

在讲到两岸的关系时,王先生慷慨激昂的说:历史终会把我们推到一起,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都是中国的一份子,只有求同存异,走向重新的统一,才符合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王先生深情表示,只有祖国的再统一,才能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在讲座中,王津平先生不仅给UIC同学讲述了在台湾发生的大事件,比如二二八事件,老兵运动等等,还用引人深思的小故事来启发UIC的同学。他讲道:当一个台湾的学生准备去大陆上学时,他的爸爸从地下挖出来了4000个铜板并告诉他的孩子这样一句话——4000颗能做成子弹的铜板,就少了4000颗子弹穿过我们同胞的胸膛。

王先生的讲座内容丰富多元,方式轻松灵活。他甚至还在现场与同学一起吟唱了《Freedom》等当年风靡校园的歌曲,让会场的气氛变得愈加热烈。

王先生演讲完后是自由提问时间,同学们非常活跃。一名国际新闻的大三同学向王先生求证她在台湾听到的一种观点:由于台湾的经济日益下滑,民众早已疲于搞政治斗争,因此现在民众最关心的是经济问题而不是政治问题。王先生在回答的时候指出,国民党没有真正地在走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路线,忽视了民生问题,政治人物需要妥善处理政治大局,为人民谋福利。

也有老师问及习马会是否有可能?在什么样的条件下两岸才能签订一份《和平协定》让两岸免于战争?王先生认为在台湾内部没有一定共识下,举行习马会与签订《和平协定》是不现实的。但是两岸应积极交流沟通,争取早日实现祖国统一。此外,还有同学向王先生请教菲律宾枪击台湾渔民事件、台日渔业协定以及两岸和平统一后如何和谐共处等问题,王先生一一详细解答。

现场师生踊跃提问

本次讲座由中国语言文化中心主任伍鸿宇博士主持,同时教育中心主任杨斯敏教授、全人教育办公室主任郭海鹏博士、台湾成功大学两岸统合研究中心执行长黄清贤博士等出席,整场讲座从始至终座无虚席,更有不少同学或席地而坐,或从头站到尾。伍博士在讲话中感谢同学们的热情参与,他说,这场讲座证明我们UIC的同学不仅关心GPA,也关心社会时事和国家大事,不仅能耐心聆听别人的演讲,更能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这才是为学之正道。

讲座结束后,许多同学不愿立即离开,纷纷围在王津平先生和吴校长周围交流讨论。

 

文:孙若玉
图:陈攻
编辑:谢子薇
(来源:中国语言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