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人教育系列讲座|这个世界没有博物馆重要吗

2020年10月30日下午,台北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浙大高研院访问教授林天人主讲的“这个世界没有博物馆重要吗—兼谈大学成立博物馆的必要”讲座在华信书院精彩开讲。讲座由全人教育办公室主办,郭海鹏主任主持。林教授在讲座中提到博物馆的功能和在世界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论述了大学成立博物馆的必要性。内容精彩纷呈,吸引了多名同学听讲。


主讲人林天人教授



同学们认真听讲

讲座伊始,林教授以”巴黎圣母院火灾”等世界范围内遭受的文明浩劫为例,阐发文明比我们想像中来的脆弱,不经意的灾难、事故,或极端主义冲突,就会影响整个社会文化的发展,文明就可能付之一炬。以此引发同学们思考,我们对文明的期待和向往是什么?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态面对文明的呼吁?
林教授又以西班牙毕尔巴郡因古根海姆美术馆的建设改变城市的文化水准为例,举证博物馆的建立可以提高城市的行销软实力。博物馆的建设在城市的再造过程扮演决定性的作用,世界著名的博物馆都是城市的地标性建筑,一个地标甚至可以带动一个地方的繁荣发展。
随后,林教授介绍了博物馆的四大功能——收藏、研究、展示、教育,并且加入了新生成的“文创”功能。他肯定了文创的可行性,文创实际上是教育的一种延伸,并且提出这一功能能够让博物馆文化的传播方式更多样,吸引更多人了解、走进博物馆。

林教授在讲座中提到,十八世纪到十九世纪从私人收藏逐渐发展成我们现在看到的公众博物馆形态。随着经济发展的冲击,博物馆的功能不再局限于展示功能,传统型博物馆也受到了挑战,虚拟博物馆、啤酒博物馆等新的形态的博物馆的诞生,也代表文化发展的一部分。
林教授从教育学家对大学的定义,以及世界名校的博物馆对大学的文化渗透两个方面解读了大学建立博物馆的必要性,并提出大学博物馆应找到其学校特色和属性,并非追求藏珍藏真,大学博物馆的建立是为了提供宽广视野。但博物馆的建立仍面临很多困难,大学博物馆有必要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博物馆工作应该做长久运营。各高校博物馆其实不论高下,本质上都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提供宽广视野。

林教授耐心解答同学们的问题

问:请问策展和研究的区别是什么?
答:策展过程和研究过程无大的区别,博物馆策展会把更多的时间站在民众的角度思考。策展的重点在于了解文物展示的顺序、逻辑性,而不是研究的精度。

问:媒体介入博物馆是在消费吗?
答:媒体介入是为了使民众贴近博物馆,如果利用的好,可以让人印象更深刻。这样多变的形式对文物的曝光率有积极影响。



林教授与同学们合影

讲座的最后,林教授对我校的文化发展,提出自己的见解。他建议UIC应与会同村做进一步交流,这无论是对会同文化传承还是对于UIC的文化发展都有所帮助。对于博物馆的展品来说,我们不用追求十分珍贵的文物,文物的复制品也存在一样的作用。此外,博物馆也可以面向周边群体,因为大学不可能作为一个孤立的个体。最后,大学博物馆的建立能够让学生了解学校的建校历史,紧密双方的关系。

扫描下方二维码观看回放视频


文|陈文妍、齐唱任
图|陈文妍 刘炫辰
编辑|齐唱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