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全人教育办公室环境意识发展中心举办的2020年地球周“疫情中的自然”摄影比赛在上周落幕,经过紧张的投票和评选,最终产生优胜奖10名,人气奖5名。那么,UIC师生在疫情期间,获奖的自然观察家们都观察到了什么呢?让我们来欣赏一下吧。
优胜奖——野生生物组
暗绿绣眼鸟与木棉花 作者:陈子琦
疫情总是令人担忧,在家里呆不住了,下到楼下的公园散散心。正是广州木棉花初开的时节,阳光正好一扫往日的阴霾,一群暗绿绣眼鸟在枝间翻腾吃蜜,或许是太久没有见到两脚兽,它们对镜头格外热情。
人呢 作者:杨荣臻
孩子会炫耀老家有红嘴鸥,从西伯利亚飞来的,“爸爸你看它嘴巴是红色的”。
相逢 作者:苏凌铖
充满阳光的午后,牛背鹭与休憩中耕牛的相逢!疫情终将过去,期待早日与大家在UIC相逢!
回归 作者:刘宜朋
金翅雀曾经生活在山脚下。由于人类的活动,他们躲在恐惧中。现在他们回来了。
蝠与福 作者:Eureka
2月22日拍摄于武汉家中。正值武汉封城期间,傍晚看到蝙蝠在天空上下翻飞捕食,反观自己足不出户已近一月,不禁觉得对比强烈——蝙蝠的自然活动并不会因疫情而停止,而人类社会却受到了巨大影响。古时有“蝠”谐音”福“的说法,许多物件上都可以看到蝙蝠的出现,那以后呢?是会把蝙蝠当做病毒携带体人人见之杀之,亦或是从此敬而远之呢?经此一疫,野生动物的未来是福是祸,到底还是要看人类的选择了。
优胜奖——其他组
白雪奇迹 作者:何康康
2020.02.15 早晨8:00拍摄于湖北 襄阳。湖北,战“疫”前线,下了一夜的大雪,给了清晨一个白雪奇迹。
洞庭“苇”声 作者:KimLo
湖南湖北相交界,正如芦苇潇湘浦。隔岸相望,疫情已进入尾声,盼早日结束。
新满洲游记 作者:严嘉麟
在广州的大观湿地公园中,两位女孩争先恐后地跑向自然。是啊,疫情是冰冷的。但我们看到,新鲜的生命正跑向春天呢。
小女孩和木棉花 作者:陈子琦
疫情已经有所好转,户外的人也渐渐多了起来,木棉花却开始掉落。有两朵木棉刚好被一个小女孩捡走,是要给妈妈回家晒干煲汤吗?
人气奖
落日戏山河 作者:王慧宁
这是一张拍摄于新疆克拉玛依的傍晚9点的照片。随着夏天的临近,晚上的天黑的越来越晚。这张照片中,体现了新疆天黑的晚的地理特殊性,还有一望无际的隔壁,戈壁滩旁边有着并不大的商业区和住宅楼。克拉玛依被誉为“戈壁明珠”,这张照片营造出了安静的氛围,体现出了疫情过后戈壁和这座“戈壁明珠”的状态。这窗外的景色让人心旷神怡。
身影 作者:吴沁桦
老人家带着口罩爬台阶。
艳·绽 作者:杜嘉琦
阳光璀璨,促百花争艳;清风微拂,绽花蕊引蝶。
绿·浸 作者:杜嘉琦
尽管角落微小,仍可见绿意盎然,悠悠浸心。
白鸽 作者:刘茜茜
鸽子集聚在树枝上休息。
评选标准
优胜奖:由评审团根据作品内容(作品所展示出来的对身边自然的关注和思考、文字与摄影作品所展示的主题的契合度、作品和比赛主题“疫中的自然”的契合度)和美学价值(构图、色彩、光影等)进行评选。
人气奖:由公众投票评出,获得投票数量前五名的参赛者获得人气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