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2025年3月19日下午三时,北师港浸大“形势与政策”大讲堂第123讲在我校大学会堂如期举行,讲座由北师港浸大教务长李建会教授主持,主讲嘉宾是北京师范大学京师特聘教授冯留建博士,他演讲的题目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我校师生齐聚一堂,聆听了冯教授的精彩演讲和深刻见解。

李建会教授主持讲座


此次讲座旨在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创新,分析优秀传统文化与文化软实力在国家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在讲座的第一部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冯教授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为理论基础,首先从文化的定义入手,阐述了文化的深刻内涵。他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支柱。文化不仅仅表现为物质层面的文明成果,更深层次地体现为人类精神和价值观的积淀与传承。

随后,冯教授剖析了中华文化的独特性,指出中华文化在历史风云的变迁中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独特的精神气质、思想蕴藉和道德观念。他认为,中华文化有着与时俱进、实事求是、安民富民、道法自然等核心思想,从这些核心思想衍生出了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推崇仁爱、注重人伦、追求理想人格、强调道德修养。这些精神与价值不仅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力量,也为丰富世界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

冯留建教授演讲


在讲座的第二部分“何为文化软实力”,冯教授着重剖析了文化软实力的内涵与战略意义。他指出,文化软实力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一个国家通过其文化、价值观、思想观念等方式,在国际上产生的影响力与吸引力。冯教授进一步举例分析了文化软实力在现代国家竞争中的战略地位,指出在国际关系中,国家的硬实力——如军事和经济实力,固然重要,但文化软实力则能够在国家形象塑造、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产生更为长远的影响。

冯教授指出,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随着中国的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对外开放的扩大,中国的软实力也得到大幅度提升。在2024年的国际软实力排名中,中国位居世界第三。冯教授认为,中国软实力的理论体系和核心内容可归结为“八对范畴”和“十六个问题”。在八对范畴中,结合演讲的主题,他尤其强调第三个范畴“古代传统与当代文化软实力的关系”的重要性。在“十六个问题”中,冯教授详尽解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软实力”和“中国文学艺术的软实力”的重要性。冯教授特别强调,新时代的文化创新必须建立在继承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要通过文化产业的推动、文化产品的创意设计以及文化教育的改革,进一步提升国家的文化影响力和全球竞争力。

 在讲座的最后部分“如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冯教授从战略的高度阐述了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方法和思路。他强调提升文化软实力,首先要把“文化”作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灵魂。同时他认为需将人文精神作为国家软实力建设的战略重点。在演讲中,他以“长江文化”为例,生动地诠释了中华文化的诗情画意和磅礴大气,揭示了中华传统文化在提升国家软实力中的巨大优势和独特魅力。冯教授最后强调,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不断提升国家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


现场师生


冯教授的此次演讲,使与会师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国家文化软实力有了深入的理解,并且对于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如何利用传统文化资源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也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



来源 | 通识教育学院中国语言文化中心

文 | 杨志翔

图 | 邓雯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