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创意课程简介

2011-2012学年下学期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秉持博雅教育理念,以提高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识为目标,采用课堂教学与课外小组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研讨中国文化的基本特点和优秀传统,加深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和理解、文化创意以及汉语言表达和运用能力,倡导学以致用,将传统知识与现代生活结合,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创造现代价值。

 

二、学习目标:

1、系统地了解中国文化发展的基本特征和优秀传统;

2、独立思考,能够从多角度、多层面地看待中国文化问题;

3、掌握良好的口语表达技巧;

4、掌握搜集材料、形成观点、进行分析论证的方法。

三、教学内容:

● 中国文化基础       ● 饮食之道

● 衣裳之治           ● 建筑之美

● 婚娶制度           ● 礼治之制

● 教育与科举         ●音乐与艺术

●语言与文字       

 

四、考察方式:

采取多样化、持续性的考核方式,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课堂出席/课堂表现,占总成绩的20%。

2、完成一次书面作业,占总成绩的10%。

3、完成一个小组课题,占总成绩的30%。

(课堂展示:70%;策划书:5%;内部评议:10%;书面报告:15%)

4、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40%。

最后得分=作业*10%+课堂出席(表现)*20%+小组课题*30%

+期末考试*40%

五、作业要求:

1、撰写一篇文化时事评论。

2、可自选一年以内的文化时事事件,亦可选择老师提供的参考资料,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1000字。

3、提交要求:

(1)用A4纸打印并装订,正文选用小四号宋体字。

(2)在作业封面页或首页的右上角按顺序写明课程名称、班级、姓名、学号、专业、提交日期(参见中国语言文化中心网页-中国文化-报告模版)。

(3)正文与页面保持适当边距,每行文字之间保持适当行距(建议1.5倍行距)。

(4)作业必须独立完成,如有借鉴、引用,必须注明。一旦发现任何抄袭现象,该次作业将记为零分。

(5)作业需按时、按指定方式提交。请各位同学自行交往社长处,社长登记整理后再交课代表处,最后由课代表统一送往老师处,老师不接受学生个人提交的作业。

(6) 迟交作业者需个人将作业投入F309老师办公室外面的作业收集箱内。作业收集箱会在指定时间内摆放于办公室门外。

(7) 迟交作业三个工作日者,将会被扣除当次作业应得总分的30%,超过三个工作日,当次作业将被登记为零分

4、提交时间:

文化时事评论提交时间:3月9日

小组课题书面报告提交时间:4月13日

六、小组课题:

1、课题形式

(1)每个学社成员以5人为标准,一名社长。

(2)报告时间8-10分钟。

(3)小组课题报告形式有创意表演、小组辩论、专题报告、宣传推广、网页设计等多种形式。创意表演在表演时可结合背景、音乐、灯光、旁述、对白、衣着、道具等多种形式;小组辩论可选取其中一个角度展开辩论;专题报告可运用图片、PPT、DV等辅助形式,使报告清晰、准确、生动、有创造性。

(4)各学社在所给题目中任选一题并独立完成该选题(题目见中国语言文化中心网页-中国文化-小组课题)。各学社也可自拟题目,唯须事先将自拟题目上报授课老师处,经批准同意后方可。

2、课题流程

(1)2月6日开始组建学社,2月10日中午12:00以前报学社名单。

    学社成员以5人为标准,一名社长,名单(包括学社名称及由来、学社社长及社员姓名、联系方式)交课代表处。学社一经确立,成员本学期内将不予随意调动。

(2)2月10日开始选题,2月24日交策划书。

    2月17日之前确定选题,各学社社长于2月24日中午12:00前把策划书交课代表处。题目、小组课题注意事项详见中国语言文化中心网站"中心公告"。选题一经确定,将不予改动。

(3)2月18日-3月18日为小组课题准备时间。

(4)3月19日-3月30日为小组课题课堂展示时间。具体事宜由授课老师安排。

    请留意各班小组课题课堂展示顺序表,明确本学社报告时间。未能按时报告的学社将会扣去总分的10%。

(5)社长于4月13日中午12:00前把电脑材料小组课题书面报告交课代表处。

    小组课题书面报告电子文档材料(PPT、音乐、图片、DV、精彩剧照、剧本、讲稿、宣传海报等)一起刻录成光碟。小组课题书面报告打印稿交课代表处,所有学生务必参加小组课题报告的填写工作。未能按时全部提交的学社将会扣去总分的10%。

(6)4月2日-4月6日为各班学社内部评议时间。

  具体时间由授课老师安排。未能参加学社内部评议的学生将扣去总分的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