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坐着K3路公交车一路沿着珠海的情侣路往南时,我看见阳光照耀下泛着金光的海面。波光粼粼似曾相识,在哪儿我见过更美的海呢?哦,是了,西子湾那洒了整个海面的阳光,野柳伴着海风激情拍打岩石的海浪,都随着“台湾文学之旅”深深地留在了我的脑海里。
时光走得太快,不知不觉,从台湾回来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那些地方、那些笑声、那些收获依然无比清晰,让我时时回味着美好。
启程
2015年1月31日,经过长达3个月的准备期,UIC 寒假“台湾文学之旅”启程了。22名学生和2位带队老师将从珠海横琴口岸过关,到达澳门机场,再乘机飞往台湾。
根据行程安排,此次台湾之行首站是高雄,在10天9夜的时间里,将一路向北,经过台南、嘉义、南投、台中,最后抵达台北。除却参观台湾著名景点,如阿里山、日月潭、野柳地质公园、九份老街等,文学之旅的最大特色是拜访台湾著名的三位作家:诗人萧萧、散文家周志文和小说家骆以军,相应地,参观游览富有文学背景的场所,如西子湾、台湾文学馆、故宫博物院、林语堂故居、胡适纪念馆等也给此次文学之旅注入了浓厚的人文气息。
第一站
夜幕降临,我们抵达高雄。从机场走出,抬眼看见满天繁星,呼吸新鲜微凉的空气,顿觉清爽。拿齐行李,跟着笑容可掬的导游坐上旅行社大巴,我们正式开始此次文学之旅!
我们要去的第一个地方是汇聚了台湾很多著名小吃的六合夜市。提到夜市,真可谓是台湾的一张名片,许多同学在到台湾之前已经做足了功课,非要一一尝遍那些令人食指大动的美食小吃不可。
六合夜市里人头攒动,同学们三三两两一组,直奔各色食物而去。蚵仔煎、大肠包小肠、香炸蟹虾、烤鱿鱼、珍珠奶茶、木瓜牛奶、棉花糖,还有非常新鲜现切的各种水果,释迦、番石榴、圣女果等等等等,直到肚皮撑得圆滚滚的,还是意犹未尽。品尝正宗地道的小吃,是旅行途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后来,我们还去了台中的逢甲夜市和台北的士林夜市,直到回来珠海,有些同学对这些美食依然念念不忘。有人说,抓住了胃也就抓住了心,看来,台湾正是深谙其道,才能引得这么多的人对她心心向往呀。
(夜市里攒动的人群和垂涎欲滴的美食)
与作家面对面
在旅行的第四天、第六天和第七天,我们分别拜访了台湾的三位作家。
诗人萧萧教授是明道大学的文学院院长,他给我们做了一场关于诗歌写作的讲座。讲座安排在明道大学文学院的书法教室,教室布置具有古典气息,坐在其中,一边听诗人讲述诗歌的韵律和意境,一边品尝着台湾的高山茶,仿佛置身于古代聆听哲理、讨论学术的书院之地。
讲座之前,明道大学国文研究所所长罗文玲教授带领同学们简单参观了明道大学。校园里一面长长的诗歌墙和一条石板路铺就的诗歌小径非常有新意,诗歌墙和诗歌小径上选取的是一些台湾诗人的作品,配上精心选出的美图,一路走过,让看的人心里充满了诗意。王玉同学现场朗读了席慕蓉《一棵开花的树》,深情的嗓音配上优美的文字,给大家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讲座之后,同学们纷纷请萧萧教授在其著作上签名留念。令人十分敬佩的是,近70岁的萧萧教授非常认真地以写书法的握笔方式遒劲有力地给每一位同学签名。看到这一幕,我想,一位诗人、教授,人们尊敬、钦佩的不仅仅是他的作品成就,更是被他身上的人格魅力所折服。这次拜访萧萧教授,同学们不仅欣赏到诗歌的美,更是感受到人格的力量。
(明道大学,感受诗意的人生)
我们与散文家周志文教授的见面在美丽的台湾大学。台湾大学是台湾的最高学府,成立于1928年,历史悠久。这次前去拜访台大已经放寒假,校园里少有行人,非常安静,椰林大道笔直而宽阔,旁边小路的山樱花开得正灿烂。
周教授在校园门口迎接我们的到来,跟随老人家矫健的脚步,我们去往台大文学院。那是一栋古色古香的建筑,门口立有一牌,写着“欢迎联合国际学院贵宾访问团”的字样,这让我们颇为感动,台湾人的热情好客,在这样的细节之处不经意地流露着。
在中文系会议室里,周教授和蔼亲切,差不多两个小时一直站着,与我们分享了他早年读书的经历和治学之余进行的散文创作,说他的读书心得、对文学和音乐的看法等,大家被周教授十分乐观开朗的情绪感染,纷纷提出自己在阅读和求学中遇到的问题,老人家一一解答,就如同一位爷爷与自己疼爱的孙儿辈聊人生。如今教授已有多部作品出版,如《同学少年》、《时光倒影》、《家族合照》等。
周教授曾任UIC中国语言文化中心特聘教授,与我们颇有渊源。这次到台湾拜访,他十分高兴,听闻今年是UIC建校10周年,周教授还托带队老师带回了对UIC的祝福。
(美丽的台大,美丽的邂逅)
此次“台湾文学之旅”最后一场文学讲座安排在台北一个很现代的会议室里,与我们分享文学创作经历的是台湾著名小说家骆以军先生。骆先生的小说作品情节设置大胆,充满想象,用词造句具有很强的个人特色,这些在他的言语之中也得以体现。
不得不说,骆以军先生是一个很会讲故事的人,整个讲座,他都在给大家讲故事,通过故事我们可以看出他的一些个人经历及其对大陆、台湾某些生活民俗等的看法。骆先生言语风趣,现场不时爆发出阵阵笑声与掌声。与小说家近距离的接触,可以看到文字背后的作者最真实的样子,这次文学之旅,所行不虚!
也许因为讲得太忘情的缘故,早就过了我们约定的讲座时长,骆先生因为有事在身,不得不匆匆离开,很遗憾我们没有与他合照,不过这也可以作为下次我们再去拜访的一个小小心愿吧!
(一个讲故事的人)
虽然这次文学之旅我们只拜访了三位作家,但每一个人的收获都是巨大的,这种体验,在大家的求学生涯中,十分珍贵。
路上的风景
听文学讲座如果是几次精神愉悦的探求,那么欣赏台湾秀丽的湖光山色,参观人文气息浓厚的文化场所,甚至亲手制作一杯珍珠奶茶,则是让人既大饱眼福又乐在其中呀!
如果说有哪个景点让人难忘,我想非阿里山莫属了。很小的时候,在语文课本里,我们对台湾的印象就是高高的阿里山和美丽的日月潭。这次去台湾,自然而然,阿里山不能错过。
阿里山海拔2000多米,我们乘坐大巴,沿着环山公路上去,行程2个小时。山上与地面温度相差10度左右,在稍有凉意的2月份,上到山上还是很冷的,感受着稍有刺骨的凉意,整个人顿时清爽不少。
在阿里山,我们搭乘了一段小火车,铁轨是日据时代留下的,是为了运输阿里山的神木供日军所用。脑海里想象着那段过往的岁月,土地被占有,阿里山的千年神木也遭到了较大规模的砍伐与破坏。我们走在山上,看着依然繁茂的森林,那些参天大树,直入云霄的枝干,还有倒下神木发的新芽,它们虽无言,我们仍然感受到了厚重。历史的云淡风轻,提醒着我们,不要记恨,但也不能忘记。
(阿里山的小火车单程只有7分钟,好似走过了一个世纪)
这次在台湾,我们看过的自然美景还有西子湾、日月潭、野柳地质公园等;去过的人文场所如台湾文学馆、中台禅寺、林语堂故居、胡适纪念馆、故宫博物院。在参观完台湾美术馆之后,我们到旁边的春水堂,每人亲手制作了一杯珍珠奶茶。
(林语堂故居和胡适纪念馆,大师的生活之所)
台湾的珍珠奶茶非常有名,这次到台湾,亲手做一杯,体验动手的乐趣,很是让人羡慕。春水堂教做奶茶的老师现场准备好了制作奶茶的各项材料和器具,我们要做的,就是根据老师的指引,一步一步,添加材料,开始摇动!大家兴致勃勃,直到摇出足够的泡沫,加入珍珠,一杯珍珠奶茶才算合格。在摇动的过程中,老师会指出哪位同学的手法不对,也可以通过摇出的泡沫程度看出哪些同学的力度不够,看来,平时简简单单的一杯奶茶,制作过程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我们是做奶茶的好手!)
时间一天天就走到了要告别的时候。
在台湾短短的十天,我们学习、参观、游览,吃到了许多美食,看到了许多美景,感受到了不一样的人情风情,对参加这次文学之旅的每一位同学和老师而言,它都是那么地珍贵而难得。且不说去一次台湾是否容易,在十天时间里,大家建立起的同学师生情谊,因为有了这些共同的经历和见证,就足以在每个人的心中留下快乐的回忆。
(这是一次对美的探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