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创意课程简介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秉持博雅教育理念,以提高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识为目标,采用课堂教学与课外小组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研讨中国文化的基本特点和优秀传统,加深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和理解、文化创意以及汉语言表达和运用能力,倡导学以致用,将传统知识与现代生活结合,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创造现代价值。

 

二、学习目标:

  • 系统地了解中国文化发展的基本特征和优秀传统;
  • 独立思考,能够从多角度、多层面地看待中国文化问题;
  • 掌握良好的口语表达技巧;
  • 掌握搜集材料、形成观点、进行分析论证的方法。

 

三、教学内容:

● 中国文化基础 ● 饮食文化专题

● 服饰文化专题 ● 婚恋文化专题

● 语言文字专题 ● 教育科举专题

● 建筑文化专题 ● 哲学宗教专题

● 音乐艺术专题 ● 礼仪文化专题

 

四、考查方式:

采取多样化、持续性的考核方式,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 课堂出席/课堂表现,占总成绩的20%。
  • 完成一次书面作业,占总成绩的10%。
  • 完成一个小组课题,占总成绩的30%。(课堂展示:70%;内部评议:10%;书面报告:20%)
  • 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40%。
  • 最后得分=作业*10%+课堂出席(表现)*20%+小组课题*30% +期末考试*40%

 

五、作业要求:

  • 撰写一篇时事文化评论。
  • 可自选时事文化事件,亦可选择老师提供的参考资料,题目自拟,字数应不少于1000字。
  • 提交要求:
  1. 用A4纸打印并装订,正文选用小四号宋体字。
  2. 在作业封面页或首页的右上角按顺序写明课程名称、分班、姓名、学号、专业、提交日期(参见中国语言文化中心网页-中国文化-报告模版)。
  3. 正文与页面保持适当边距,每行文字之间保持适当行距(建议1.5倍行距)。
  4. 作业必须独立完成,如有借鉴、引用,必须注明。一旦发现任何抄袭现象,该次作业将记为零分。
  5. 作业需按时、按指定方式提交。首先请各位同学自行交往社长处,社长登记整理后再交课代表处,最后由课代表统一送往老师处,老师不接受学生个人提交的作业。
  6. 迟交作业者需个人将作业投入F309老师办公室外面的作业收集箱内。作业收集箱会在指定时间内摆放于办公室门外。
  7. 迟交作业三个工作日者,将会被扣除当次作业应得总分的30%,超过三个工作日,当次作业将被登记为零分。
  • 提交时间:

时事文化评论提交时间:第10周周五(4月22日)中午12:00之前

 

六、小组课题:

课题形式

  • 每个学社成员以5-6人为标准,一名社长。
  • 报告时间8-10分钟。
  • 小组课题报告形式有创意表演、小组辩论、专题报告、宣传推广、网页设计等多种形式。创意表演在表演时可结合背景、音乐、灯光、旁述、对白、衣着、道具等多种形式;小组辩论可选取其中一个角度展开辩论;专题报告可运用图片、PPT、DV等辅助形式,使报告清晰、准确、生动、有创造性。
  • 各学社在所给题目中任选一题并独立完成该选题(题目见中国语言文化中心网页-中国文化-小组课题)。各学社也可自拟题目,唯须事先将自拟题目上报授课老师处,经批准同意后方可。

课题流程

  • 2月14日开始组建学社,2月18日报学社名单。
  • 学社成员以5-6人为标准,一名社长,名单(包括学社名称及由来、学社社长及社员姓名、联系方式)交课代表处。学社一经确立,成员本学期内将不予随意调动。
  • 2月18日开始选题,2月25日报课题选题。
  • 各学社社长于2月25日中午12:00前把选题交课代表处。题目、小组课题注意事项详见中国语言文化中心网站"中心公告"。选题一经确定,将不予改动。
  • 2月18日-3月28日为小组课题准备时间。
  • 3月28日-4月1日为小组课题课堂展示时间。具体事宜由授课老师安排。
  • 请留意各班小组课题课堂展示顺序表,明确本学社报告时间。未能按时报告的学社将会扣去总分的10%。
  • 4月4日—4月8日为各班学社内部评议时间。
  • 具体时间由授课老师安排。未能参加学社内部评议的学生将扣去总分的10%。
  • 社长于4月29日中午12:00前把电脑材料与小组课题书面报告交课代表处。小组课题书面报告的电子文档与材料(PPT、音乐、图片、DV、精彩剧照、剧本、讲稿、宣传海报等)一起刻录成光碟。小组课题书面报告的打印稿交课代表处,所有学生务必参加小组课题报告的填写工作。未能按时全部提交的学社将会扣去总分的10%。

 

七、参考资源

中国语言文化中心网页:http://uic.edu.cn/index.php?option=com_frontpage&Itemid=9999uic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