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晓源教授讲座精彩回顾——从超级全球化到数字全球化:全球化的现在与未来

2022年11月9日下午,“形势与政策”大讲堂第五十六讲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UIC演艺厅成功举行。本次讲座由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化与文化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薛晓源教授主讲,北师港浸大教务长李建会教授主持。此次讲座的主题是“从超级全球化到数字全球化:全球化的现在与未来”。

李建会教授主持讲座

薛晓源教授从事全球化研究长达二十几年,他认为当今世界,如何理解、认知、分析、判断全球化是一个严峻又迫切的问题。因此,薛教授希望通过这次的讲座,沿着反思过去、把握现在、展望未来的思路,与师生们分享他关于数字全球化的一些理解。

薛教授首先介绍了什么是全球化,并从六个方面说明了全球化的本质特征包括:全球化依然是我们现在的生活世界与生活方式;它对于中国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它的历史进程不是一帆风顺的;全球化就是流动的现代性;是风险社会;全球化在数字经济催逼之下快速生成为数字全球化等。

薛晓源教授讲解全球化的现在与未来

接下来,薛教授从历史角度讲述了全球化的客观历程。他指出全球化的发展先后经历了“黄金时代”“白银时代”和数字全球化等时期。尤其是数字全球化,薛教授不仅解释了数字全球化的内涵,还详细阐释了数字全球化的5点性质:自组织性、创造性、自秩序性、自动生发性和空间的多维度性。

随后,薛教授指出数字全球化时代有着超越以往的风险。这些风险有:数字鸿沟、数字博弈、数字霸权、数字冷战、数字安全、数字垄断、数字极化、数字政治化、数字自由和数字隐私权等。薛教授进一步指出,面对这些风险,我们并不是手足无措的。依然可以通过有效地提出全球数字治理的议题与目标,来应对这些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当今世界的数字治理有几个主要议题领域,涉及到数字经济、数字政府、数字伦理、数字舆论、跨境数据流动和数字规则等。

最后,薛教授强调要立于数字全球化的前沿、筹谋好全球数字治理的战略和政策,必须树立全球数字治理研究的问题意识,包括全球意识、时间意识、总体意识、创新意识和前瞻意识。

在提问环节,薛教授与在场师生进行了亲切又精彩交流。本次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


文:中国语言文化中心 陈采薇

图:中国语言文化中心 白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