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淑英教授讲座精彩回顾——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

2022年11月2号下午,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图书馆直属党支部书记、副馆长路淑英教授应邀为UIC学子们带来了一场内容丰富、发人深省的“形势与政策”讲座,讲座的主题是“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本场讲座由北师港浸大教务长李建会教授主持。

李建会教授主持讲座

路教授以二十大报告第十三点“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和习近平主席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重要讲话作为开场。随后路教授从:“如何坚持‘一国两制’”“为什么说‘一国两制’行得通、办得到、得人心”,以及“为什么说祖国完全统一的时和势始终在我们这一边”三方面对讲座主题进行了生动详细的阐释。

路教授指出“一国两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创举。“一国两制”构想最早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来的,改革开放后,邓小平首次提出“一国两制”的概念。“一国两制”构想在实践中首先被运用于解决香港、澳门问题。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在“一国两制”方针指导之下,保持长期繁荣稳定,两地在政治、经济、文化、对外交往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港澳同胞对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信心不断增强,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向心力不断加强。

路教授强调,我们必须全面准确、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坚持依法治港治澳,维护宪法和基本法确定的特别行政区宪制秩序。“一国两制”方针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一国”是实行“两制”的前提和基础,“两制”从属于“一国”并统一于“一国”,“一国”是不可挑战、不可动摇的,“两制”必须在“一国”之内运行。“一国两制”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必须把坚持“一国”原则和尊重“两制”差异有机结合起来,做到坚守“一国”之本,实现“两制”和谐相处、彼此促进,既要把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地建设好,也要把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香港、澳门建设好。

路教授讲解“一国两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创举

路教授还讲到,“一国两制”推动了香港局势由乱到治的重大转折,面对“修例风波”造成的香港回归以来最严峻的局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果断决策,决定成立中央港澳工作领导小组,并接连推出一系列标本兼治的举措,止暴制乱,促使香港局势由乱到治、香港发展重回正轨。2020年6月3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2020年7月3日,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委员会正式成立。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坚持把“一国两制”原则要求同澳门实际相结合,勇于探索和创新,使澳门“一国两制”实践呈现出许多亮点:爱国爱澳成为全社会的核心价值,宪法和基本法权威牢固树立,行政主导体制顺畅运行,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积极主动,包容和谐增强社会凝聚力。另外国家始终支持香港、澳门融入了国家发展大局,积极推动港澳地区与内地经济发展互动。2014年以来,以“沪港通”“深港通”“债券通”为主要载体的港澳地区与内地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机制正式建立,并实现了有序发展。2021年9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发布,为新形势下粤澳合作开发横琴按下快进键。

最后,路教授讲到了台湾问题,回顾了两岸关系发展历程,强调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绝不允许把任何一块中国领土从中国分裂出去。习近平主席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党矢志不渝的历史任务,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坚持贯彻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牢牢把握两岸关系主导权和主动权,坚定不移推进祖国统一大业”。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是实现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


文:中国语言文化中心 刘春华

图:中国语言文化中心 杨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