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法治思想,开启依法治国新时代——范建荣教授讲座精彩记录

9月21日下午,由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范建荣教授主讲的“形势与政策”系列讲座开讲。北师港浸大教务长李建会教授主持了讲座。本次讲座的主题为“开启依法治国新时代:习近平法治思想解读”。

范教授首先介绍了依法治国在当今中国的地位。他指出,2020年是党的历史上首次召开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会议将习近平法治思想明确为全面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其规格之高,足以说明中央对依法治国工作的重视。

李建会教授主持讲座

范教授接下来介绍了依法治国产生这样的地位的原因。范教授首先回溯了历史。他提到,在苏共瓦解之后,中国共产党成为了极少数经历了历史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此之后,国内外的形势变得越发错综复杂,而这就越发的需要法治。范教授还提到,一个国家既要有物质文明,也要有格式化的、固定的制度文明,这是世界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

范教授接下来详细地分析了中国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中国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经济上来说,世界经济中心经历了从北欧的荷兰,到西班牙、葡萄牙,再到英国、法国,再到美国的转变。在这段时间内,世界经济的中心长期位于西方世界。但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崛起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如何不失去作为第二大经济体的优势成为了中国面临的挑战。国际权力格局上来说,美国在二战之后通过联合国、北约、布雷顿森林体系等等,确立了其主导的霸权体系。但在以中国为代表的第三世界国家崛起中,世界呈现多极化趋势,美国的权力体系遭到挑战。因此,中国在此面临的挑战的核心问题正是中美矛盾。而中美矛盾中,有绕不过去的三个坎:制度、意识形态和文明文化。为了在这些方面保持中国所具有的优势,避免颠覆性错误,我们需要法治思想,需要全面依法治国。

范建荣介绍习近平法治思想

范教授接下来回溯了改革开放后的法治进程。改革开放后,中国经历了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中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16字方针,到十五大确立“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再到十八届四中全会将“依法治国”定位会议主题的历程。

范教授接下来着重介绍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主要的法治进程。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十八届四中全会出台了《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若干问题的决定》,对全面依法治国进行顶层设计,描绘了宏伟蓝图。《决定》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

讲座现场

范教授最后总结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义。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也是党领导法治建设丰富时间和宝贵经验的科学总结。它还是法制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遵循,是引领法治中国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思想旗帜。讲座最后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


文:中国语言文化中心 白桦

图:中国语言文化中心 杨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