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防疫 守护校园——周毅所长带我们了解疫情下的珠海形势与防控

4月2日下午,珠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制所所长、主任医师周毅来到UIC,为师生们带来了关于新冠疫情形势与防控的讲座。本次讲座是“形势与政策”系列讲座之一,采取线下和线上同时进行的方式。北师港浸大党委书记、副校长毛亚庆教授主持讲座。

主讲人周毅先生

讲座伊始,周所长首先介绍了一篇近期发表在新英格兰杂志上的论文。他强调,根据资料,流感的致死率超过了战争,我们应时刻保持对传染病疾病危害的清醒认知。虽然在公共卫生领域,我们在针对具体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包括认识到清洁饮水以及基本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对预防多种传染病的重要性,使得那些在历史上造成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疾病受到了广泛的控制。但历史提醒我们,传染病带来的新挑战将继续出现。我们必须迅速发现这些传染病并制定新对策。

主持人毛亚庆教授

由此,针对目前的新冠疫情,周所长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展讲座:COVID-19基本知识和流行情况、现阶段风险评估、正确认识防控政策以及珠海经济特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首先,周所长为老师同学们普及了新型冠状肺炎病毒COVID-19的基本情况和相关知识。他介绍,COVID-19是由一种名为SARS- CoV-2的病毒引起的,这种病毒属于冠状病毒家族,主要通过飞沫、接触和空气传播。我们必须通过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打疫苗和减少聚集等方式进行预防。然后,周所长就目前各个国家的确诊情况,分析了新冠病毒的流行特点,即没有季节性,取决于旧的毒株是否可能代替新的毒株造成新一轮的大规模感染。另外通过对比各个国家的死亡情况,可以看出我们国家的医疗政策和医疗资源对于生命的坚持和尊重。周所长说,我们目前在做的,一是避免感染,提高疫苗接种率,二是避免重症对于医疗资源的抢占。

线下参与讲座的老师同学们

周所长通过自身工作经历,为我们讲述了流行病学调查中如何在最快的时间内一步步确诊和救治新冠感染者,包括重点场所的确定、密接和次密接的确认。同时,他介绍了在全国集中爆发的情况下,珠海的疫情形势和防控手段,尤其是如何避免学校疫情的爆发。他以吉林和山东青岛、重庆、云南等高校的疫情为例,说明了学校等人员聚集,一旦引入传染源,极易成为疫情传播放大器,进一步造成家庭、社区的续发、暴发。这会带来以下风险:(一)师生流动管理不到位的输入风险。(二)校内人员个人防护措施落实不到位的风险。(三)健康监测管理不到位的风险。 (四)核酸检测未全面覆盖,第三针疫苗接种率不高。重点场所和重点岗位人员管理不到位的风险。(六)校园快递、物资配送等引起的风险。

对此,他要求我们要正确认识防控政策,并提出以下建议:(一)落实主体责任,全面排查风险隐患、并建立定期排查机制。(二)加强管理,及时主动对全国高中风险地区及涉疫地区相关风险人群进行排查与管理。(三)加强监测预警。(四)加强健康监测,加密核酸检测(抽检)频次。将同住人员纳入健康监测范围。(五)疫苗“应接尽接”,推进“加强针”接种。(六)快递包及运输车辆严格管控,物资配送建议采取无接触方式。加强对校内保洁、快递、配送、食堂等工作人员开展清洁和消毒防控知识技能培训。(七)提升学校师生防控意识,个人是“防疫第一责任人”,我们要配合国家大政方针,为自己和他人负责。

周所长为大家分析数据

周所长强调,目前,珠海市委市政府积极响应国家坚持“外放输入、内防反弹” 的总策略和“动态清零”的总方针,立足“早、防、快、细”,从严从紧从细从实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坚决守住不出现规模性反弹的底线。

另外,针对珠海的情况,周所长介绍了珠海经济特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并据此对一些常见问题进行了解答,比如奥密克戎毒株感染无症状比例高,却仍要坚持动态清零的原因以及为何要高频次的核酸检测等。

整场讲座内容充实,不仅让师生们更科学地了解了新冠疫情,也使大家更好地理解了我们目前的相关政策,从而推动大家和政府一起,携手抗疫,共同守护我们校园的健康和有序。最后,周所长寄语同学们,希望大家要理解校园防控政策的严格,因为我们所有人的努力都是为了将情况控制在对我们的生产生活影响最小的范围之内。


文:中国语言文化中心 张翼扬

图:中国语言文化中心 王丹妮

新闻公关处 彭子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