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怎样的大学生活——“校长第一课”精彩开讲

“大学是独立学习和生活的开始,是全面为人生打好基础、吸收知识和发展身心的黄金时光。希望你们敞开心扉,和师长、学长学姐一起在这活跃、开放、包容的校园,度过精彩、充实的大学生活。”——中国科学院院士、北师港浸大校长汤涛教授寄语同学们。

9月23日下午,UIC“校长第一课” 在大学会堂精彩开讲。校长汤涛院士为千余名师生带来了一场内容丰富、亮点纷呈的精彩讲座。由于疫情的原因,演讲会场安排在大学会堂,同时现场直播至演艺厅、行政楼二楼平台和T1宴会厅,所有场地都坐满了同学,许多老师和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也在直播场地聆听校长的演讲。

汤校长开讲

党委书记、副校长毛亚庆教授主持

本次讲座由党委书记、副校长毛亚庆教授主持。他在开场中提醒同学们,大学作为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应该好好把握,而这次讲座就是让同学们认识到,怎样才能“扣好人生的扣子”。

讲座伊始,汤校长首先对新同学们的到来表示欢迎,并介绍了这次讲座将从“推开大学之门——从高中步入大学”,“走在大学之路——在UIC的独特体验”和“目向大学之旨——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三个方面展开。

一、推开大学之门——从高中步入大学

汤校长首先介绍了高中与大学阶段在学习上的不同。他强调,高中学习的目标较为单一,而大学教育则是多维的。大学注重的是传承知识和创新知识,要培养的是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他以微积分的学习为例,我们掌握三百年前的微积分叫做传承,但我们运用微积分创造新的知识体系就是创新和发展,这种能力的培养将是大学最重要的任务。为了实现这一点,汤校长建议同学们要尽快树立新的学习目标,产生自觉的执行力,学会主动学习。汤校长还指出,中学和大学在学习内容上也不尽相同。中学课程少,主要讲授一般性的基础知识,要求不能偏科,全面学习。而大学的学习内容广、课程多、难度大,这样就要求同学们学会有选择性地学习。但这种选择也要保持文理科均衡发展,成为一个有跨学科发展能力的新时代的建设者。最后,汤校长还介绍了中学和大学在学习方式上的不同。他指出,大学的课堂包含了小组讨论、教学实验、实习、社会调查、毕业设计等众多教学环节,为的是激发同学们自主学习的热情,培养同学们提前学习的主动性、团队合作能力、独立思考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实践应用能力。另外,汤校长还希望同学们在UIC多元的环境中,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心态,交到受益一生的朋友,提高克制能力,杜绝沉迷于虚拟游戏。在这一部分的介绍中,汤校长运用许多鲜活的例子,让同学们对大学生活有了更多具象的理解,他的谆谆教导也让同学们受益匪浅。

汤校长讲大学校园生活

二、走在大学之路——在UIC的独特体验

在这一部分,汤校长主要为同学们介绍了UIC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他说,UIC作为博雅型大学,真正实现了“注重学生的全面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坚持“小而精的办学模式”,倡导“社会实践和体验式学习”,集合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帮助学生成长为文理兼通的现代化人才。学校特有的全人教育、国情国学教育和四维教育,培养的是具有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的学生,他们掌握专业学问,广泛涉猎文化知识,懂得应用现代科技,勇于解决困难,他们知道批判思考,具有创新思维,在交流中逻辑明确,表达清晰,他们以开放求知,终身学习的态度成长为服务中国和世界的公民。

直播现场——演艺厅

为了让学生不出国门就可以体验国际化教育,UIC课程设置采用国际标准,学术内容与国际接轨,亦紧跟时代步伐,教授最新的知识。师资队伍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讲师及以上级别教师100%具有境外高校留学或工作经历。此外,UIC与全球50多所海外院校及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通过举办学术交流、交换生项目、海外暑期课程、全人教育寒暑假游学、联合教学等方式,给予学生跨文化体验,培养学生国际化的视野和思维。同时,UIC也十分注重实行扎根中国土地的博雅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大量系统地融入传统中华文化的教育,如开设的中华射道课、古琴课以及举办的传统大学成人礼、敬师礼。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下,北师港浸大的学生也纷纷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大使,在世界各地讲述中国故事。

在公益实践方面,UIC的教育也不甘示弱。同学们在为珠海听障儿童上课、大凉山支教等公益活动中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国家和民族认同感。

汤校长还和同学们分享了正在建设中的二期校园的相关信息。UIC正在打造独特的大学小镇,大学校园将围绕着文化古镇展开建设,他诚邀同学们共同见证学校从300亩走向1000亩的历史巨变。汤校长的精彩描述赢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欢呼和掌声。

演讲现场气氛热烈

三、目向大学之旨——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在这一环节,汤校长主要为大家展示了珠海的历史和成为经济特区四十年来的发展变化。他说道,珠海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从这里走出了被誉为“中国留学之父” 的容闳,清华大学首任校长唐国安,民国第一任总理唐绍仪,北洋大学校长梁如浩等,他们为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而今天,在这片土地上,北师港浸大已经培养了12届毕业生一万余人。他们有的在英国牛津大学、伦敦大学学院、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香港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等著名高校深造,有的在就业、创业方面成就卓著,成为新时代中国创业青年的榜样,成为各行各业里独当一面的优秀人才。

最后,汤校长殷切寄语同学们:“希望你们充分利用学校的学术资源和多元文化环境,吸收百家之长,在学业、品德、智慧、身心等方面不断成长,以期将来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讲座结束后,现场和直播场地的同学们抓住机会向汤校长请教,就大学生活、毕业深造、大学更名和课程设置等问题,与汤校长积极互动。例如,针对有同学提出的部分专业数学课开设不够的问题,汤校长指出,学校已在积极想办法改善这一问题,将来会为同学们提供更丰富、更高端的课程。汤校长在互动中提出,为了更好地与同学们交流,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校领导会每两周举办lunch meeting,倾听同学们的声音,从而更快、更切实地解决大家面对的问题。最后,讲座在全场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同学积极提问

同学们与校长交流

 

文:中国语言文化中心 张翼扬

图:中国语言文化中心 刘   勇

白   桦

      新闻公关处    张   帆

王骞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