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珍爱和平—“战争与和平—校长话阅兵”讲座侧记

9月23号下午,由中国语言文化中心主办,题为“战争与和平——校长话阅兵”的讲座在冯燊均演讲厅(B101)举行,正式开启了本学期国情国学教育系列讲座的序幕。9月3号,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举行了一场举世瞩目的盛大阅兵仪式。我校校长吴清辉教授应邀前往北京现场观礼。为了与同学们分享本次现场观礼的感受,也为了与同学们交流和讨论近代中国历史和当代中国国情,让同学们对此次大阅兵的价值和意义有更深更全面的认识和理解,吴清辉校长决定面向全校同学开设这场讲座。同时,为了使话题更深入、讨论更多元,还特意邀请我校国际新闻专业主任、香港无线电视大阅兵直播主持人阮纪宏博士一起对话讨论。

本次讲座盛况空前,会场水泄不通,走道和大门口都挤满了同学和老师。更有不少同学下午早早就来到会场等待讲座开始,同学们对阅兵的关注和对本次讲座的期待可见一斑。为了让在场师生对九三大阅兵有更直观的印象,为演讲和讨论营造更好的氛围,现场先播放了一段经过剪辑的20分钟的阅兵视频。随着精彩视频的播放,雄壮、震撼的阅兵现场令会场师生心潮澎湃,大家的情绪也随之高涨起来。

讲座现场,济济一堂

吴清辉校长在同学和老师们的热烈掌声中开始了他的演讲。他首先简单地回顾了当天他在现场看到的阅兵盛况,阅兵式上的众多场景,如升国旗的仪式、鸣礼炮的时刻、老兵敬礼的手势、受阅方队整齐划一的步伐,以及最后表现国际人道主义精神的白求恩医疗方队和当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晚会,都令他印象深刻。

接下来吴校长就这次大阅兵的价值和意义展开演讲。他说,这次阅兵是为了让我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近代百年以来,中国一度国力衰弱,屡战屡败,备受屈辱,在历史的黑暗中反复抗争,中华民族面临着存亡的危险。而70年前抗战的胜利改变了中国的命运,这是中国人民在近代历史上第一次在抵御外来侵略中取得了完全胜利,中华民族的近代历史因此翻开了新的一页。我们理应永远铭记那些浴血奋战的英雄们。

吴校长在演讲中指出,这场长达八年甚至更久的战争,不仅是中国人民的抗战,也是全世界的抗战,中国是二战的东方主战场,而与美国及其他欧洲国家相比,中国的抗争时间最长,中国人民的付出最大、牺牲最惨重,最后终于取得了抗战的完全胜利,我们应该为此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理解。中国抗战的胜利得力于世界人民的支持,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更离不开中国人民的贡献。

作为亲历战争的一代人,吴校长也深情地回忆起抗日战争时期的艰难岁月。当时吴校长一家因为战争的缘故从上海迁往湛江。为了安全起见,一家人不能一起走,只得走一半留一半,他的兄长和姐姐都留在了上海,兄长做着卖报纸的工作,在街上碰到日本人要鞠躬行礼,因此他们对这种民族的屈辱有着切身的体会。宣布胜利的那一刻,吴校长形容当时的场面是“万众欢腾”,民众的欣喜之情是前所未见的。吴校长声情并茂的讲述,使在场听众仿佛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动荡年代,同时也对战争的残酷有了更深的认识。

最后吴校长提醒同学们,这次阅兵不是为了炫耀武力,而是通过阅兵向世界展示中国维护和平的决心和能力,并且证明当今中国完全有能力保护国家利益和人民福祉,维护世界和平。生活在今天的中国,同学们更应该珍惜当下和平、美好的生活,懂得感恩,不要忘记民族的历史。

吴校长与师生分享阅兵感受

国际新闻系的阮纪宏博士则从专业的角度,对此次阅兵的一些相关问题作出阐释。他结合中日关系分析了中国此次举行大规模阅兵的政治背景,并指出之所以要把抗日战争和反法西斯战争两个纪念日放在一起,除了重申中国东方主战场的地位,亦是向国际社会传达和平的信号,表达希望世界和平的良好愿望,而不是穷兵黩武。阮博士亦认同吴校长提出的新中国外交中“和为贵”的精神,并再次强调,必须要有坚强的实力才能达到世界和平。阮博士的讲话深入浅出而又风趣幽默,不时引来同学们的阵阵笑声。

阮纪宏博士从专业角度分析相关问题

两位演讲人对话结束后,是现场问答交流环节。同学们表现非常踊跃,积极向吴校长和阮博士提出了自己的问题。有同学问,同是二战的战败国,为什么德国和日本对二战行为的反省如此不同?阮博士认为,美国动用原子弹结束战争,使日本长期有一种不服气的心理;而吴校长则对这个问题作了较为详细的回答:德、日两国的文化背景不一样,战后的立法也有宽严之分,而更重要的是,美国在东京审判时没有起诉日本天皇,甚至为了对抗苏联扶植日本,导致日本没有完全地去军国主义化,因此对今天日本面对战争的态度,美国要负上很大责任。

也有同学提问,现在我们经常说“大国崛起”,那究竟怎样的水平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崛起?对此,吴校长的回答引人深思:21世纪的中国已然是世界大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影响力越来越大。但是,在经济实力日趋强大的同时,也应该努力实现文明的提升,为世界人类文明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为此,我们有必要扎根传统文化,丰富人类文明,这才是真正的崛起。

同学积极提问

讲座持续了两个多小时。最后主持人伍鸿宇博士用四个词语:历史的深度、国际的广度、情感的温度和文明的高度,来总结这次讲座的内容。他说,吴校长和阮博士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这次大阅兵的价值和意义。既有历史的纵深感,又有时代的鲜活度,既有个人的情感记忆,又有文明的理性反思。有助于我们更好更全面理解九三大阅兵的主题:“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伍鸿宇博士总结

 讲座现场

 

文:中国语言文化中心 郭巧瑜

图:中国语言文化中心 杨  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