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8日下午,全国政协常委,科教卫体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吴国祯教授受邀来到UIC,在演艺厅为同学们带来题为《保钓——七十年代台港学生在海外发起的一场保卫领土运动》的专题讲座。珠海市台湾事务局局长刘江成先生、UIC校长吴清辉教授、副校长张聪教授、市台办交流联络科科长许倩羽女士等领导和嘉宾出席,近五百位师生到场聆听。
讲座现场座无虚席
演讲开始前,吴清辉校长致欢迎辞,他回忆了上世纪70年代海外波澜壮阔的“保钓”运动,他自己也参与了其中,深感海外学子在那个年代为祖国发出呼声的重要意义。UIC每年有60%的毕业生选择出国深造,如今讲述这段历史,就是希望今天的学生能够继承前辈们的爱国精神,不断向前。最后,吴校长向吴教授赠送了纪念品,吴教授也回赠UIC两本自己的著作。
吴校长致欢迎辞
吴校长与吴教授互赠纪念品
讲座一开始,吴国祯教授便赞赏了UIC的国际化教育理念。他说,清华大学的校歌其中一句是“无问西东”,可以说,UIC的教育也是做到了“无问西东”。 吴教授表示,很高兴有这样的机会来到UIC,与大家一起回忆一段历史,历史是有意义的,今天是昨天过来的,知道过去,看未来才能更清楚。
吴国祯教授讲述海外“保钓”运动
演讲现场
吴教授首先从具体的历史事件出发,梳理了过去两百年来台湾问题以及中国、日本和美国的关系,为钓鱼岛问题的由来提供历史背景。然后,讲述了他自己在美国参加海外台湾留学生“保钓、统一”运动的亲身经历。海外“保钓”运动原本只是一场在美加的台港留学生自发的保卫祖国领土完整的示威游行,但随着时间推移,它成为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在这场运动中,留学生们心系两岸关系与祖国全局发展,关注世界局势,并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道路,积极投身到两岸统一与祖国建设的时代潮流中来。1971年9月25日,首批来自台湾的留美学生突破重重阻隔,踏上大陆的土地。11月23日,周总理亲切地接见了他们,并将“保钓”运动称为“海外的五四运动”。此后,陆续有海外华侨、港澳台留学生回到大陆,两岸关系逐步冰释。同时,海外各高校的港澳台留学生们积极创办大量刊物,向同乡介绍大陆的状况,介绍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积极促进两岸交流。
同学们专注聆听
最后,吴国祯教授播放了一段珍贵的视频资料,那是1971年4月10日,美国华盛顿特区“保钓”示威游行的现场实况。从视频中可以看出,队伍有来自全美各州高校的留学生。他们不远千里来到华盛顿参加示威游行,保卫祖国领土完整。吴教授还展示了当时美国各高校的台湾留学生们创办的刊物,从中可以看到他们对台湾、对祖国、对世界的热切关注。
在交流问答环节,吴教授一一解答了同学们的问题,并勉励大家在课业之余应该多了解历史,关心社会,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这样才是新时代的爱国方式。最后,吴校长感谢吴国祯教授的精彩演讲,并且强调,UIC向来重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希望今后同学们走出国门,可以将中国的智慧、品行以及包容的态度,传播到世界各个角落。
同学们踊跃提问
讲座由中国语言文化中心主任伍鸿宇教授主持。他称赞吴教授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学者,爱国的活动家,更是一位热血青年,他的经历一定能给UIC的同学们带来深刻的启示。讲座结束时,全场师生用热烈的掌声向吴教授、向时代的先行者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伍鸿宇教授主持本次讲座
部分嘉宾合影留念
文:中国语言文化中心 吴蔚蓝
图:中国语言文化中心 刘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