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中国文化创意大赛精彩再现

4月23日晚,第四届中国文化创意大赛在同学们的期待和欢呼声中拉开帷幕。经过中国语言文化中心的精心挑选,完全出自学生创意的7部大戏悉数上演,为UIC缔造了一个异彩纷呈的文化创意之夜。


《戏未央》上届获奖选手组合再夺冠


改编自张恨水的《金粉世家》的舞台剧《戏未央》成为当天的最大赢家,捧得冠军奖杯。据悉,该剧演员全部来自国际新闻专业,这也是国际新闻专业的学生在中国文化创意大赛中第二次夺冠,而在第三届中国文化创意大赛中他们曾创下包揽比赛前四名的佳绩。

 一等奖作品《戏未央》剧照

《戏未央》将民国时期大家庭的恩恩怨怨以及政坛的勾心斗角表现的淋漓尽致。作为戏剧的高潮,女主角因为误喝了毒酒倒在地上,跟男主角生死离别的场面,令许多现场观众都深为感动。戏中还融合了舞蹈、魔术、舞龙舞狮、戏曲等元素,让人耳目一新。

文化学者、凤凰卫视栏目策划人胡野秋先生在现场点评时指出:"这是真正意义上的一部戏。"珠海电视台总编殷亚敏先生在大赛结束后谈到《戏未央》时说:"其他戏也有一些出彩的演员,但《戏未央》的演员都很出彩。它的舞台的调度比较成熟,形式也很新颖,比如戏开始时是以一个相片定格式的开头,一下能抓住人的眼球。"

《戏未央》的编剧兼演员,来自大二国际新闻专业的张竹熙同学告诉记者:"《戏未央》这部戏是根据我们演员的表演风格量身定做的,台词都尽量突出每个人的性格特色。剧本经过了七到八次的修改,台词也是反复的磨练。开始我们也没有想到自己会得第一,只是尽心的演出。大家的临场发挥非常的好,能得第一都很开心。"

另外一位主创人员熊浩然同学表示,他们一有时间就改编剧本进行排演,前后共花去了近一个月的时间,最要感谢的便是全组同学共同的付出与坚持。同时他还谈到,UIC的中国文化创意大赛是一个展示中国语言魅力及深刻文化底蕴的很好的平台。由于大三的学业会更加繁重,他遗憾的表示明年未必会继续参加,但他仍旧鼓励学弟学妹们积极的参与其中,通过实践将中国文化创意传承。


七部大戏演绎世间百态


与上届国文创意大赛古装戏较多相比,本次的大赛题材相对丰富。《打饭记》用学生食堂发生的来自南北不同地区的学生口味难调的小插曲来体现中华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小梅》体现的是煤矿事故给一个普通的家庭带来的悲剧。《我是旅行家》用相声的形式让同学们体会到各地方言的不同。《墨痕》则通过一则清朝时期两方买办向洋人推销南方的锦和北方的玉的故事,在轻松搞笑的语言与精致华丽的戏服之下探讨了中国南北文化的异同。《豈不罹凝寒》讲述了旧上海时期一个男人和三个女人之间曲折的恩怨情仇。《纪念日》采用了汶川地震的题材,一个普通的女记者家庭的婆媳关系在灾难中由相互的不理解到走向相互的尊重和包容。七个节目风格各异,精彩纷呈,引来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二等奖作品《纪念日》剧照三等奖作品《墨痕》剧照

优秀奖作品《岂不罹凝寒》剧照优秀奖作品《打饭记》剧照

优秀奖作品《我是旅行家》剧照优秀奖作品《小梅》剧照


比赛结果最终揭晓:《戏未央》众望所归,获得一等奖,《纪念日》和《墨痕》分获二等奖和三等奖,《打饭记》、《小梅》、《我是旅行家》、《豈不罹凝寒》获得优秀奖。

七部参赛作品都赢得了观众的强烈共鸣和阵阵掌声,大赛评委给予了他们极高的评价:表演形式成熟,在编导演各方面都做的很到位,不少演员人物性格突出,文化传承感十足。同时,评委们也对同学们提出了一些更高的要求,如建议更加注重细节等。

《我是旅行家》的演员高原同学告诉记者:"我本身很喜欢相声,创作节目的时候我们观看了很多相声的录像,比如侯宝林大师的相声。我们在观看中也吸收了相声大师们一些精彩的台词。节目经过了从三月中旬到现在,大概一个半月的时间的磨练。"

其他获奖同学在接受采访时提到最多的便是"团队"二字,他们感谢同组同学的共同努力,表示团队的齐心协力是最终获奖的关键。


嘉宾评委满意,观众反响强烈


著名学者龚鹏程、艺术家赵树同、凤凰卫视栏目策划人胡野秋、珠海电视台总编辑殷亚敏、《澳亚卫视》主播李应青以及《新世纪周刊》主编陈艳涛、《新周刊》记者金雯和《大学生》编辑部主任张蕾磊担任了此次大赛的评委。演出现场不但吸引了我校大批师生驻足观看,也引起了香港《文汇报》、《珠海特区报》、《珠江晚报》等媒体记者的关注。

已连续两届担任评委的殷亚敏老师认为本届大赛的题材相对丰富,表演者的总体水平都有了一个提升。龚鹏程教授表示,文化创意大赛已经成为UIC的一个传统,学生通过这样的活动丰富了校园生活,增加了多元化的构想,加深了对于戏剧的了解。

当晚的表演吸引了很多同学到场观看,学校的F区广场中间的观众区座无虚席,广场周边也是被同学们围的水泄不通。除了台上丰富有趣的演出之外,台下气氛亦是热烈非凡。学友团的阵阵助威呐喊每每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除此以外,节目还特设文化常识有奖竞猜的环节,在互动娱乐的同时亦增加同学对中国文化的认知。


     场边被逗乐的拍照者评委们的会心微笑

一些现场同学接受了记者采访,他们表示,文化创意大赛的比赛形式很有意思,场下的同学不单单只是看客,更可以通过互动抢答和助威投票参与其中。此外,舞台上参赛同学的精彩演出和精湛演技更让他们十分触动,他们纷纷表示若有机会也要参加下一届的文化创意大赛。

现场还出现不少外籍教师驻足观看,表示虽然不能完全理解中文台词的内涵深意,但是不论是服装、音乐还是同学们的演技都是一种美的享受,这是不受语言限制的。

本届中国文化创意大赛在同学们持续不断的鼓掌声、喝彩声中圆满落下帷幕,让我们共同期待第五届中国文化创意大赛,期待更多更好的创意作品将中国文化精彩传承。

评委嘉宾、中国语言文化中心老师与各参赛小组、主持人及现场工作人员在赛后合影留念


撰稿:陈佳希 吴楚 钟秋

摄影:厉一轮 徐红 刘峰